萨瓦迪卡,我是善生
闲话少叙,先看东西
一改之前小米5的包装设计,上盖只有一个简单的Logo
骁龙835、双摄像头
醒目的位置标注了6G内存+64GB存储的配置
开箱,包装阻尼感觉比米5压舒服一些
依旧是前膜覆盖
手机放一边,先看配件
这次标配了一个软硅胶保护壳,透黑设计
虽然壳子稍厚,但对于有需要的用户来说还是挺方便的,开箱直接上套
充电器和数据线
缠绕方式终于变了,之前是随便一捆就放进去了
因为这次取消了耳机接口,所以随机附送了Type-C转3.5接口的转接线,照顾有线耳机的使用
充电器造型也有了变化,上下撞色设计
看一下参数,5V/3A,9V/3A,12V/1.5A,相比小米5,5V档提高了0.5A
值得注意的是,右上方标识里,终于看到了QC认证标识
QC3.0的认证需要向高通指定的UL认证实验室付费,自小米使用QC2.0开始,小米好像一直没有标注使用QC技术的标识
QC的技术使用,虽然不认证也可以使用,但是不交钱是不允许使用相关文字描述和Logo的
这次小米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标注QC3.0,而不是像以往的文案写成「快充3.0」来规避相关费用了
开箱最后说一下内衬材质,这次也不同于以往的纸壳,更换为了环保材料
依旧是「为发烧而生」,希望在米6的身上,这句话可以成为一句褒义词
背面的序列号等信息贴纸,也设计成了和背膜一体
米5是直接贴在机器背部的,经常撕下来就丢了
第一次撕掉膜之后,发现屏幕上有一些残留的未干水渍
上手第一感觉就是握持感,相比前代好了太多
前面板为2.5D玻璃,弧度不大,有些过于保守了
但即使弧度不大,拿起来的感觉也要比平面玻璃的小米5好了不少
指纹识别,一改之前5s身上不太成功的超声波指纹
我也用过一段时间的5s,对这个指纹识别真是吐槽无力,解锁失败率过高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的使用
这次的小米6,采用的是汇顶提供的「IFS」指纹识别方案
这个方案的优势在于,无需在玻璃上开孔,识别模块是直接贴合在玻璃面板下方的
配合芯片及一系列识别算法,使其可以穿透玻璃获取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识别
由于没有开孔,不可按压,所以也兼顾了防水与防尘的作用
但不可按压之后,手指按压Home键的时候,机器一定是需要给予震动反馈的
以往的转子马达已经满足不了需求,小米6上也采用了和iPhone一样的线性马达
下图为小米6的线性马达拆解图(图源网络)
但是和iPhone相比,震动反馈的震感和力度都相差比较大。当然这都是成本和利润的问题,要知道普通的线性马达基本在一美金以内,苹果的Taptic Engine差不多要10美金左右
解锁速度方面表现不错,基本是秒开,手上稍湿润的话解锁也是没有问题的
其实目前安卓阵营,因为大多没有过度动画,给人的感觉都是很快的
有朋友说一加3T的解锁速度快到惊人,我并没有尝试,只是听说一加在解锁触发的时候,有意写入了一个错误的指令代码并同步执行,从而强行提升CPU频率,加快解锁速度。
听筒方便也有一些变化,也引入了时下流行的双扬声器设计
即在听筒开槽里也放置了一个扬声器
这种做法带来的改变是很直接的,提高音量改善音质,具体分贝大小后面会有测试
背部
四曲面的玻璃,带来了不错的视觉感
弧度延伸至中框衔接
双摄像头设计,也是这次主打的卖点
采用了一个广角和一个长焦镜头
通过硬件信息查询,后置分别是索尼的IMX386和三星的S5K3M3,前置摄像头则是索尼的IMX268
这种做法和iPhone7 Plus一致,在一众双摄机型中,这种方案个人觉得是比较实用的
日常拍摄主要使用广角镜头,通过长焦镜头切换可以实现2倍光学变焦,使用人像模式,也就是大光圈模式,镜头切换为长焦端进行拍摄,广角镜头负责景深。
具体的我们后面相机测试部分详细再聊
高亮不锈钢中框,光泽度基本和背部一样,一体感会更好一些
天线开槽做在了两侧靠上和底部的位置
但是这个注塑工艺好像有些问题,开槽内覆盖并不均匀
依旧保留了红外功能,旁边是降噪Mic
sim卡托,做了防水处理
双sim卡设计,不支持存储卡扩展
官方宣传的全网通4.0,和之前的主要区别如下
3.0:当主卡为移动、联通的4G网络时,副卡支持联通3G网络
4.0:当主卡为移动、联通、电信的4G网络时,副卡支持联通3G
右侧的音量键和电源键
音量上下键键程适中,按压紧实。
电源键就差了点意思,键程很短,按压软绵。刚上手的话你可能会以为塌陷到里面了,如果带上壳子的话,这种感觉会更强烈。
松动的问题有一点,毕竟这个位置是有公差存在的,程度上比小米5要好上一些
双边单出扬声器,Type-C接口以及取消的耳机孔
拿掉耳机孔这个事,我之前已经在iPhone7的评测里吐槽过了,这里就不赘述了
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会有更多厂商加入这个行列里来
有朋友可能会问,拿掉耳机孔是为了防水,那为什么S7 S8这样达到了IP68级别的手机,依然保留了耳机孔呢?
要知道在防水这个事情上,三星从S5时代就已经在试水了,这些年应该有了不错的技术积累。
通常在耳机孔内部做防水的话,是比较复杂的,成本自然也会比较高。苹果的做法显然是出于成本以及Lightning接口的授权费考虑的,小米索性直接拿掉了,但这也并不是什么政治错误。
但小米的问题是,拿掉耳机孔的同时,并没有同步发售支持Type-C接口的耳机,也没有自家非运动款的蓝牙耳机解决方案。
前几天小米天猫旗舰店终于上架了传闻已久主动降噪的C口耳机,但是现在莫名的又下架了
屏幕依然是5.15寸,分辨率1920*1080
通过硬件信息查询,这块屏幕还是来自JDI
这次的主要卖点是护眼,官称最低可达到1尼特的亮度,同时加入了护眼模式
我们来看一下效果,对比机型为同样拥有护眼模式的iPhone7
调至最低亮度,米6的确要比iPhone7低了不少
在夜间可以给予更多的调整空间,不会发生全暗环境下屏幕刺眼的问题
拉了一下曝光,可以看出来两部机器下边都存在一些漏光的问题,小米6要更明显一些
整体色温偏冷,起码比iPhone7要冷,符合亚洲人的观看习惯
开启护眼模式后,色温均调至中间档位,iPhone7要比米6黄上很多
米6的低、中、高档位色温变化,可以看出来在低档的时候,变化并不是很明显
两部机器均调至最大档位,iPhone7黄出了天际
日常使用来看的话,iPhone7的调节过于粗暴,米6的调节过于温和。如果两者能综合一下,会更贴近我们的使用习惯
设置方面,除了常规的定时启动关闭,小米还加入了一个局部使用的功能
这个功能是很实用的,对护眼模式可以完全自定义的使用,自主选择哪些软件开启或者不开启。
很好解决了你在阅读的时候,切回相册需要准确色温的时候需要再去开关的问题
而iPhone这边的设置就比较简单粗暴了,只有一个定时和随日出日落开关的选项
国产厂商,在人性化细分上,一直走在世界前列。
那这个护眼模式到底有没有用呢,具体的学者研究这里就不放了,只说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。
从ios加入这个功能开始我就在使用了,也把家人的手机全部开启了,从最初的不适应,到现在的习以为常,应该是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。
晚上开启之后,眼睛的疲劳感确实有所减轻。所以这个功能并不是玄学,只是屏幕的色温需要时间去习惯。
观感上米6明显要比iPhone7的屏幕更加的艳丽
色彩也会更加的浓郁,这种发色倾向难说好坏,还是看消费者个人喜好
而在对灰色的显示上,会出现明显的偏白问题。
这一段使用下来,我也并没有发现网上说的斜纹、拖影的问题,除了右下角出现了漏光
整体表现还是没什么问题的,超低亮度和护眼模式的加入,在暗光环境下还是会比较受用的
在小米6之前,5s Plus、红米Pro都尝试过双摄,但并不成功。
小米6这次一改之前的方案,采用了和iPhone7 Plus一样的广角+长焦的组合。
支持2倍光学变焦及背景虚化,除了成像质量,也带来了更多的可玩性
开启相机,会有一个1X或2X的选项,可以快速开启2倍光变
2倍光学变焦在日常使用,是有一定的需求场景和便利性的
当你所在的位置构图比较杂乱的时候,变焦拍摄后,主题就会明朗许多
再比如你比较懒,直接通过变焦来帮你拍清楚物体
或者是拍摄局部特写,这种情况2倍光变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
来看组样张,对比机型为iPhone7
小米6开启光学变焦,iPhone7使用数码变焦获得同样构图
再放大来看一下
「东外滩国际影城」区域,iPhone7涂抹现象比较明显,细节表现也明显弱于光学变焦的小米6
小米6支持10倍数码变焦,和iPhone7最大变焦对比
在这种拍的到比拍的好重要的时候,变焦的倍数显得更加重要
光学变焦在上述情况下,对构图及画质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
当然对比的iPhone7,Plus版本也是同样的方案。可惜我的7Plus已经不在身边,无法参加此次测试了
再来说虚化,这个目前手机行业竞相追逐的风口技能,但很可惜,大部分都是车祸现场。
现在手机行业的虚化,其实就是浅景深成像。虚化背景,突出主题,从而达到类似相机大光圈的效果
但是众所周知,手机的模组,无法支撑其搞定真正意义的背景虚化,所以现在的手机虚化,也可以理解是后期虚化。
通俗说是通过软件算法把照片中的主题剥离出来,再把背景给虚化掉,这对软件算法要求是非常高的。
小米6的人像模式开启方式为相机界面,上部图标精确点按
当你急于开启人像模式拍摄,有时就会出现点按偏离等情况,毕竟这个按钮在屏幕的顶部,所以这种开启方式有待商榷
说是人像模式,其实就是大光圈模式,当然也可以拍摄其他物体
来看样张
右边放大来看,整体算法出乎了我的预料
无论是花的枝叶还是花盆的边缘,都没有虚化过度或过少的问题
对比一下iPhone7无虚化的样张,整体观感要好了不少
局部放大,左上角花瓣边缘出现了虚化痕迹,中间花瓣上部出现了虚化重合问题
垃圾桶,左侧及桶身边缘都没有问题,右侧黄色部分则出现了虚化过度的情况
自行车的部分链条,也被作为背景虚化掉了
考虑到人像模式对拍摄角度要求比较高,换角度拍摄,也是一样的结果
人像,除头顶及左侧部分边缘出现了虚化痕迹,其他轮廓都比较自然
右上角的树叶,部分被作为前景保留了下来
手机的虚化,目前来看,比肩相机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任何厂家,包括苹果,在虚化算法上只是比较好和比较差之分。
就样张和最近使用来看,小米6的虚化算法,就目前市场整体水平而言,已经算是不错级别的了,比一众车祸现场的机型要好了不少。这种虚化算法,目前来讲,都是有可能翻车的,拍摄也要掌握一定技巧。
发个朋友圈微博,这种照片已经算是可用了,观感上也会比普通拍摄好上一些。
对比环节,对比机型为iPhone7
考虑到现在的旗舰机型,解析力基本都没有问题,所以这次过多放大对比了,只看色彩呈现和整体表现
由于小米6自带水印,右侧无水印的样张为iPhone7拍摄
天空云彩两部机器保留相对完整,但小米6依然是饱和度过高的问题,绿的不太真实
使用屏幕为iMac ,Retina 5K, 27
相比写实派的iPhone,小米6是直接加了个滤镜
照度良好的情况下,偶有些许过曝的问题发生
光线复杂的环境里,小米6的成像观感上要优于iPhone7,虽然依旧是绿油油的
iPhone的树叶部分出现了过曝的情况
蓝色部分出现了色彩偏离,iPhone7还原出的蓝色,小米6已经变成了Tiffany蓝
偏黄的问题依旧存在
右边为开启HDR,主体亮度提升,对细节的保留也会更加完整
小米6的HDR貌似不太稳定,下图为同时间拍摄的两组对比样张,差距比较大
左关闭,右开启
夜景,小米6压低了不少亮度
米6的整体成像偏暖
两部机器对天空都有着很好的保留,小米6的细节要逊色与iPhone
小米6整体的成像风格,这张很能说明问题
两部机器噪点控制都不错,画面都比较干净。小米6的对比度和饱和度都要高于iPhone,也没有了之前小米5身上的紫边问题。
如果你是拍完就发朋友圈,那小米6的成像应该挺适合你
暗光成像,米6的亮度要稍高于iPhone7
但是提高亮度,就会增加噪点,这是一个选择题。
小米6在暗光下,之前失焦的问题又再次发生了,不过还是偶发问题
照片完成的过程中,有一瞬间确实是对上焦了,你按下快门,照片就又失焦了
而且小米6在暗光下拍摄,体验并不是太好,对焦速度略慢,且按下快门到完成拍摄需要等待一下。如果这时你以为拍完了移动手机,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
一不小心就会拉出一个光轨
经历了沸沸扬扬的某次事件,闪存算是例行测试了
妥妥的UFS2.1
下面我们来进行游戏帧率测试,温度测试同步进行
首先是王者荣耀
由于小米6并未适配高帧率模式,所以只能以30帧模式测试
全程稳定在30帧,团战也没有问题
通过第三方软件开启高帧率模式,基本稳在55-60帧之间
2K17,60帧没有问题,实际体验很流畅
CPU调度比较积极
持续20分钟游戏后,正面温度最高34.7度
背面温度最高36.5度
超过这个温度后,CPU会选择关闭一个核心
然后是穿越火线,这类FPS游戏对帧率要求是很敏感的
60帧没有问题
此时机身正面最高为38.8度
背部最高为40.1度
CPU会选择关闭两个核心
侠盗猎手4
游戏最高支持为30帧,米6满速率运行
光明大陆,比较大型的3D游戏
最高画质
游戏也仅支持30帧运行,米6成绩为27帧
崩坏3
忘记开启60帧模式,导致测试的是30帧满速
测试软件到期,实测米6运行崩坏3,帧率在56-60帧上下
最后汇总一下游戏测试数据
注:王者荣耀未适配高帧率模式
总体来看,小米6的硬件配置,目前主流的大型游戏都没有问题。
高通每年的旗舰平台,这方面基本都是比较有保障的。
整体发热控制中规中矩,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最高温度为41.5度
测试环境温度为初夏室温,28度左右
这次小米6也带来了双扬声器的设计,除了机器下端的常规位置,听筒位置也有了一个扬声器
外放音量的确比以往有了提升,但是听感较为单薄,初步判断并不是立体声
测一下音量,对比机型为同样方案的iPhone7
iPhone7,底部扬声器,音量为92.9分贝
小米6,底部扬声器,音量为91.3分贝
iPhone7,听筒扬声器,86.7分贝
小米6,听筒扬声器,80.3分贝
综上测试,底部扬声器两部机器差别不大,听筒扬声器小米6要低于iPhone7的音量
注:周围的环境噪音问题,数据不代表机器实际的音量,仅供对比参考
小米6这次做上了防水设计,没记错的话,这应该是国内厂商的首次跟进。
但官方只是标注生活防水,并未标注IP等级。
要知道生活防水涵盖面很广,你很难表达清除什么是,什么不是。
所以,未标注IP等级的防水,只是给你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意外,增加一层保护屏障,切勿去尝试冲水泡水等行为。
俗话说,放水溅,不防手贱
虽然达不到IP67、68级别的防水性能,但应对泼溅是没有问题的
侧面缝隙及按键开孔,短时遇水基本也没有问题
下端的听筒及扬声器开孔,内部也做了响应的防水处理
总体来看,作为小米以及国内厂商的第一次量产尝试,虽然只做到了生活防水的级别,但已经多过了聊胜于无的意义。
防水的意义,只有在你深刻体会过一次,才会知晓。
知乎上看到几个小朋友说「搞什么防水浪费钱,还生活级别,不如送个耳机」
我只是觉得,在有限的成本里做技术突破的尝试,也许比送耳机更值得尊敬。
意料之中的是,小米6并没有搭载最新的高通QC4快充,和三星S8一样。
S8可能是因为要兼顾8895,而小米6没有使用的原因应该只是成本问题。
QC4改为了低电压大电流快充,最大功率调整到28W,规格为5V/4.7A~5.6A和9V/3A
这样一来,充电器和内部线路等都需要优化加强,5A充电器则需要7A的数据线支撑,这些全部都要算在成本里面。小米6虽然单价涨了不少,但并不是为了快充。
接入充电器,成功握手QC3.0模式
夸一句呼吸灯,这次好看了不少
对比一下米5的
但这次好像灯光只有白色了,电池充满自动熄灭
虽然看上去静谧不少,但不知道白色面板上要怎么解决。
放张GIF,比之前好看精致了不少
整个充电过程,大部分时间维持在6.8V/2.49A上下
充电初期,前面板温度为31.3度,最热位置为下图大妈Logo处
背面最高温度为34度
整个充电过程,前面板最高温度为36.2度
后面板最高温度为38.1度,总算是没有过40
连接EBD,来跑一个完整的充电曲线
0%起充,耗时1小时25分钟49秒充满
平均电压5.57V,峰值功率为17.9W
看曲线在涓流之前,大部分时间维持在6.6V左右,所以我又手动测试了一遍
25%:6.4V/2.55A,16.35W
60%: 6V/2.8A,16.87W
插播,充电器温度还是比较热的,达到了41.9度
70%:6.22V/2.77A,17.28W
近80%时,达到峰值功率:6.42V/2.78A,17.916W
80%以后,功率逐步下降,进入涓流
充电时间曲线,20%起充
耗时1小时18分钟
再来说续航
最近每天拿着小米6,总体感受是续航比上一代有了明显的提升
左图为日常中度使用,坚持了15小时40分钟,电量剩余14%
右图为重度使用,中间持续亮屏是在做拍照及游戏测试,依然坚持了11小时38分钟
今年的高通835平台来看,得益于制程和架构的进步与优化,目前发布的小米6和三星S8均有着不错的续航成绩
日常中度使用,满足一天的需求基本问题不大,正常使用全天基本是不需要补电了
众所周知的原因,疏油层现在也成了必测项目
屏幕,疏油层没有问题
连背部也做上了疏油层
这是我裸奔拿了半天后的机器,并不怎么脏
指纹和手汗比以往的机器明显减少了很多
说下重量吧,网上不少人在说小米6过重了
180g
我们来看几款产品的重量
小米5,同样的5.15寸屏幕,129g
魅族Pro6,金属机身,162g
iPhone6s,151g
iPhone7,158g
这样看来,小米6的确是有一点过重的。之前小米5,我还在吐槽说太轻了,完全没有手感。
想不到到了小米6,又变得过重了。
5寸上下的屏幕区间,个人感觉155g—160g左右是最舒服的
当然小米6并不是重的用不了,只是握持时间久了,手还是会稍有些累
最后说下MIUI
MIUI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,简单说一下,碍于篇幅就不多言了。
这次支持了双路wifi,信号感觉上要比之前的小米6好了一些,在中继切换的时候也快了一些
尤其是在多个WIFI间切换,基本是秒切
而且在开启热点的时候,上面会出现两个wifi标志
这也是得益于高通835在底层支持的2X2双路WiFi,米6的热点和wifi可以同时开启。
具体使用场景大家可以脑补,特定情况下还是很方便的
微信和支付宝双端都支持了指纹支付
各方面说一下吧
外观:在保留小米逐渐形成的设计风格同时,加入了四曲面后盖,整机的手感和外观都得到了提升;
做工:顶部与后盖缝隙过大,电源键的键程和反馈都有待加强;
屏幕:整体表现尚可,右下角有漏光现象,超低亮度屏幕和护眼模式有实际的存在意义;
相机:比其他车祸现场的双摄机型,在使用和体验上都要好了不少,广角+长焦的做法更贴合实际。因为要考虑双摄内部结构体积的问题,成像方面优于小米5,但相比5s没有明显的提升。相对市面上大部分翻车现场,虚化算法的表现可以说还不错。
性能:全系满血骁龙835+6G运存,日常使用体验流畅度没有问题;
防水:虽然只做到了生活防水的级别,但考虑到初次尝试,还是值得点赞的;
疏油层:前后均有疏油层加入,日常裸奔使用不会很脏;
闪存:全版本UFS2.1闪存,良心的标配;
指纹:解锁速度够快,汗手解锁也比iPhone好了很多。但是现在的问题是,由于支持熄屏解锁(即熄屏手指放置Home键即可解锁),没有误触识别,装在裤兜里或者擦拭手机,手掌等非指纹部位触碰Home键都会触发解锁识别,经常就会出现下图的状态。
充电:没有支持QC4略显遗憾,后续相关机型推出时会处于劣势,不过3.0目前的充电器、移动电源和车充的选择余地更大,QC4配件行业的适配还没有量产发售。整体发热控制尚可,18W的功率勉强符合标定,参数表现并不亮眼。不到50分钟充至80%,回电速度还算够用;
续航:相比前代产品,有了进步,正常使用保证一天的电量基本没有问题;
Bug:充电重启遇到过一次,相机拍摄完成无法保存遇到过好几次,持续转圈加载。
总体来说,这部机器可以说是小米到目前做的最好最均衡的机型。米6基于小米的意义,甚至要大于Mix。
经过了高潮和低谷,从各方赞颂到倍受唱衰,继Mix之后,小米终于拿出了这款目前同价位鲜有对手的产品。
线性马达、防水、双扬声器、广角+长焦的可用双摄方案,这些单拿出来,无不让人联想到iPhone,那个高高在上却又越来越近的苹果,可能是他们倍道而进,也可能是他们步履蹒跚。
作为一个苹果的深度用户,坦白地说近年来国内安卓阵营进步迅速,最大的制约恐怕就是系统底层与利润率的问题。
小米6的单价,相比小米5涨了500,但是CPU、闪存等都是满血配置,除存储和机身工艺,不再通过CPU频率区分配置。要知道,苹果三星得以惊艳市场的本质,说到底就是利润空间。有了足够的利润比,才有足够的资本去做研发跟进,把构想变成现实下放到产品落地。对手机而言,以前卖的贵是能耐,现在卖的贵则是基础,是企业保证旺盛创造力的根基。
而5000档的硬件配置,被小米下放在了2000-3000的价位区间。虽然这些配置,大部分都不如iPhone或者三星的体验优秀,但当这些被越级下放的时候,除开优势不谈,也许可以成为新的购机转化点。
虽然小米6依然有缺点,仍有需要完善的空间,但不可否认这的确是部好机器。
也许以前的小米要回来了,
仿佛还是那个少年,
似乎他还带着初心。
End...
我是善生,欢迎关注。
小编注:本文作者@善生的善生 是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,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:
微博:善生的善生,微博地址(http://weibo.com/sunhaoyuan77?refer_flag=1001030101_)。
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,更多详细内容请看生活家公告(http://news.smzdm.com/p/26967/)。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,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『首席生活家』,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!
推荐阅读:赣财网